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所产生的特异性神经毒素所引起的毒素血症。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绝死亡。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各种家畜对破伤风均有易感性,犬、猫亦可感染破伤风梭菌,但较其他家畜易感性低。
病原
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 ~ 1.7μm×2.1 ~ 18.1μm,有周身鞭毛、无荚膜。本菌的典型特征是芽胞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一端,使菌体呈鼓槌状或球拍样。该菌严格厌氧,在血液平板上37℃培养48h后呈薄膜状爬行生长,并伴有β溶血。
生化反应(糖发酵、分解蛋白等)随培养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芽胞可耐煮沸1.5h,但高压(121℃,10min)可破坏。3%的碘制剂消毒有效,但常规浓度的酣类、来苏尔和福尔马林效果不佳。
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10个血清型,但神经毒素的抗原性一致。
流行病学
由于破伤风梭菌及其芽胞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极易通过伤口途径侵入体内。钉伤、剌伤、脐带伤、阉割伤等可引起感染。病菌在一般的浅表伤口不能生长繁殖,感染的重要条 件是创口内形成厌氧微环境。小而深的创伤(如剌伤),创口过早被血凝块、痂皮、粪便及土壤等覆盖,创伤内组织发生坏死及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情况下,创伤内形成的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由于本病是创伤感染后产生的毒素所致,因而不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表现为散发。本病季节性不太明显,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易感动物均可发病,幼龄较老年动物易感。
发病机理
破伤风梭菌无侵袭能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依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破伤风溶血素(tetandysin),致病作用尚不清楚;另一种为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释放到菌体外的毒素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二者有二硫键连接。重链通过其羧基端识别神经肌肉结点处运动神经元外胞浆膜受体并与之结合,促进毒素进入细胞内由细胞膜形成的小泡中。小泡从外周神经末梢沿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动神经元细胞体,通过跨突触运动,小泡从运动神经元进入传入神经末梢,从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溶胶。轻链为一种锌内肽酶,可裂解储存有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小泡上膜蛋白特异性肽键,使小泡膜蛋白发生改变,从而阻止抑制性介质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麻痹性痉挛。犬、猫等对破伤风毒素不甚敏感的动物,主要是在临近毒素产生的神经干吸收了大量的毒素后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症状
破伤风潜伏期5~10d,有时可长达3周。受伤部位越靠近中枢,发病越迅速,病情也越严重。由于犬和猫对破伤风毒素抵抗力较强,故临床上局部性强直较常见,表现为靠近受伤部位肌肉或肢体发生强直和痉挛,且往往从近伤口处开始僵硬,并可能逐渐波及到整个神经系统。患病动物有时耳朵僵硬竖起、耳和脸部肌肉收缩、瞬膜突出外露。其他症状可见牙关紧闭、流口水、心跳和呼吸节律改变、喉头痉挛、吞咽困难。轻微的刺激可能引起全身肌肉周期性强直 收缩和角弓反张,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癫痫性抽搐。患病动物因呼吸肌痉挛,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疾病过程中一般病犬或病猫神志清楚,体温一般不高,有饮食欲。
临床上,破伤风的症状、病程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急性病例可在2~3d内死亡;若为全身性强直病例,由于患病动物饮食困难,常迅速衰竭,有的3〜10d死亡,其他则缓慢康复;局部强直的病犬一般预后良好。
病变
因破伤风死亡的动物,剖检一般无明显变化,仅在浆膜、黏膜及脊髓膜等处发现小出血点,四肢和躯干肌肉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浸润。因窒息死亡者血凝不良,血液呈黑紫色,肺充血、水肿。有的可见异物性肺炎变化。
诊断
根据病犬和病猫的特殊临床症状,如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和应激性增高,神志清醒,一般体温正常及多有创伤史等,即可怀疑本病。临床上,脑炎、狂犬病等有时也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肌肉痉挛等症状,但瞬膜不突出,且意识紊乱或昏迷,并有麻痹现象,虽应激性增高,但受轻微刺激时远端肌肉并不发生强直,故可区分开。
从伤口分离细菌不太容易。必要时,可将病料(创伤分泌物或创内坏死组织)接种于细菌培养基,于严格厌氧条件下37℃培养12d,以生化试验鉴定分离物;也可将病料接种于肝片肉汤,4~7d培养后,用滤液接种小鼠,或将病料制成乳剂注入小鼠尾根部,若上述滤液或病料中含有破伤风外毒素,2~3d后则实验小鼠出现强直症状。
治疗
本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有治愈希望。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消除病原、中和毒素、镇静解痉及其他对症疗法。
1.加强护理
将病犬或病猫置于干净及光线幽暗的环境中,冬季应注意保暖,要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各种刺激。采食困难者,给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和足够的饮水。
2.消除病原
破伤风梭菌主要存在于感染创中,故对患病犬、猫应仔细检验创伤中脓汁、坏死组织及异物等,并及时进行清创和扩创术,可用3%双氧水、1%高锰酸钾或5%〜10%碘酊进行消毒,再撒布碘仿硼酸合剂,并结合青霉素、链霉素做创伤周围组织分点注射,以消除感染,减少毒素的产生。
3.中和毒素
这是特异性治疗破伤风的方法,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疗效较好。它能中和组织中未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但不能进入脑脊髓和外周神经中,使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解脱出来。因此,抗毒素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细胞的进一步中毒,故应用得越早越好。—般对犬、猫推荐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0IU,可分点注射于创伤周围组织,亦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患病动物可预先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精制破伤风类毒素2ml皮下注射,可提高机体的主动免疫力。
4.镇静解痉与其他对症疗法
患病犬、猫出现强烈兴奋和强直性痉挛时,可用镇静解痉药物,如氯丙嗪、戊巴比妥钠等;采食和饮水困难者,应每天补液、补糖;酸中毒时,可静注5% 碳酸氢钠以缓解症状;喉头痉挛造成严重呼吸困难,可施行气管切开术;体温升高有肺炎症状 时,可采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
预防
主要是防止发生外伤,一旦受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对较大和较深的创伤,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增加机体的被动和主动免疫力。犬和猫去势时,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