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犬、猫类圆线虫病

姚蕴华 发布于 2016-06-15
导读:犬、猫类圆线虫病是由杆形目、类圆科、类圆属的粪类圆线虫引起,可以感染犬、猫、狐和人以及其他灵长类。该病在动物之间传播很快,应将可疑的患病犬和健康犬分开饲养。对犬定期驱虫。粪类圆线虫可以感染人,处理病犬时应格外小心。

犬、猫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osis)是由杆形目、类圆科、类圆属(Strongyloides)的粪类圆线虫(S. rierrorafc)引起,可以感染犬、猫、狐和人以及其他灵长类。该虫世界性分布,尤其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病原

寄生于动物体的都是雌虫,未见雄虫。雌虫细长,乳白色,后端尖细,虫体长2.2~2.5mm,宽30~75μm。体表角质有细横纹。体前端有2个唇辦,向前突出。口小,食道呈柱状,约占体长的1/3~2/5。阴门位于体后1/3与中1/3的交界处。肛门位于虫体的亚末端。虫卵椭圆形,卵壳薄而透明。虫卵在子宫内大小为60~70μm×28~32μm,产出后为70μm×43μm。

生活史

生活史复杂,有寄生世代和自由世代之分。

寄生世代的雌虫寄生于宿主的十二指肠黏膜中,偶尔也在大肠、胆管、胰管和泌尿生殖道发现。虫卵产出后,很快在肠黏膜中孵出幼虫,幼虫随便排至外界,称杆虫型幼虫,在不适宜的环境下直接发育为可感染终宿主的第3期幼虫,称丝虫型幼虫。在适宜的环境下,杆虫型幼虫进行间接发育,即先发育为自由生活的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卵孵出幼虫发育为丝虫型幼虫。丝虫型幼虫可主动钻入动物皮肤或经口而感染。然后通过血液循环经心、肺、肺泡到支气管、气管到咽,被吞咽后,到达小肠,钻入肠黏膜发育为雌性成虫。在肠内发育的雄虫不能侵入肠黏膜,容易被排出。据试验,幼虫在犬的皮肤组织可以停留30d。

致病机理

主要表现在3个阶段。幼虫在侵入皮肤时,可以引起皮炎,出现红色肿块或结节,发痒,有剌痛感。幼虫侵入肺脏后,可以破坏毛细血管,引起肺泡出血,导致肺炎。虫体进入肠道后,虫体钻入肠黏膜,破坏黏膜的完整性,引起肠炎。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犬。初期表现皮炎的症状,继之发生肺炎的症状,出现咳嗽、轻度发热等,后期表现为肠炎的症状。严重感染时,病犬消瘦,生长缓慢,腹泻,排出带有黏液和血丝的粪便等。

诊断

根据症状结合粪便幼虫检查即可确诊。粪便检查幼虫时,直接涂片法检出率较低,贝尔曼法分离幼虫检查效果较好。

治疗

  • 噻苯唑:每千克体重50mg,1次口服,连用3d,2周后重复用药1次。
  • 左咪唑:每千克体重20mg,1次口服。
  • 此外,也可将两种药联合应用。

预防

  • 恶劣的卫生条件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因此,应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做到经常消毒,以杀死环境中的幼虫。
  • 该病在动物之间传播很快,应将可疑的患病犬和健康犬分开饲养。
  • 对犬定期驱虫。
  • 粪类圆线虫可以感染人,处理病犬时应格外小心。
853
阅读
0
评论
--
0
0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