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称为病因学。引起动物发生疾病的致病因素称为病因。能促进疾病发生的条件称为诱因。
病因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
1 外因
1.1 生物性因素
这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它们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致病力的强弱和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以及它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
这一类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是指病原微生物从侵入动物体到出现症状这一时期。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蔓延。产生毒素的速度以及机体的抵抗力有关。如猪丹毒一般是3~5天。狂犬病一般是2~8周(短者1周,长者1年以上)。
②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如沙门氏菌侵入肠道才有致病作用。破伤风梭菌必须要侵入皮肤或黏膜深部创伤才发生感染。
③生物性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特异性、传染性,动物恢复健康后还可产生特异的免疫性。
④机体的抵抗力决定着生物性致病因素能否引起动物感染以及感染程度的强弱。
1.2 机械性因素
由于体内外的机械力如锐器或钝器撞击,爆炸波的冲击,体内的肿瘤、异物、结石、脓肿等的作用而导致的创伤、扭伤、骨折、扎伤等。
其致病特点:
- 无潜伏期。病因仅在疾病的开始时起作用,与疾病的发展无关。
- 外伤的性质与程度决定于机械力的程度、性质、作用部位和范围大小,与机体的状况无关。
1.3 物理性因素
包括高温、低温、电流、光、电离辐射、大气压等。例如,热射病、光敏反应、放射病(X射线、镭射线)等。
物理性因素的致病特点如下:
- 潜伏期一般较短或无。除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由于能量在体内转化的关系除外。
- 物理性因素的致病作用,对机体各器官组织来说,大都没有明显选择性。
- 大多数物理性的致病因素对疾病发生仅起始动作用。
1.4 化学性因素
常见的化学性毒物有:
- 无机毒物,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 有机毒物,如有机磷、有机氯、乙醚、氰化物等;
- 生物毒,如蛇毒、尸毒等
- 其他毒物,如军用毒物(双光气、芥子气等)。
化学性因素的致病具有以下特点:
- 一般都有短暂的潜伏期,其致病作用除同毒物本身的性质、剂量等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作用部位和整体的功能状态。
- 某些化学性致病因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如四氯化碳主要引起肝细胞中毒等。
- 化学性因素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进入机体内的化学性毒物其致病性可因机体内体液稀释、中和或组织解毒而改变。
1.5 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动物缺乏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就会发生相应的营养物质的缺乏性疾病。另外,有些物质(如氯化钠、氟、硒、铜等) 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
2 内因
一般是指机体防御机能的降低,遗传免疫特性的改变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等。
2.1 机体防御机能降低
①屏障机能:皮肤、黏膜、骨骼、肌肉等均有阻挡或缓和外界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若其机能受损或削弱,则容易发生某些疾病。
②吞噬及杀菌作用: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结缔组织的组织细胞、肝窦的星状细胞、肺泡壁的尘埃细胞、中枢神经的小胶质细胞等)具有吞噬病原菌,并通过其所含的各种水解酶分解和杀死吞噬的细菌。当机体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时,则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③解毒机能:肝脏是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其能通过生物转化过程(氧化、还原等)将毒性物质转变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再经肾排出体外。另外,肾也可通过脱氨基、结合等方式对毒物解毒。当解毒机能障碍时,机体容易发生中毒。
④排除机能:呼吸道黏膜上皮的纤毛、胃肠道和肾等均有排出各种异物及有害物质的作用。因此,当这些排除机能受损时,可促进相应疾病的发生。
2.机体反应性的改变
机体反应性不同,其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和感受性不尽相同。主要包括:
①种属反应性。动物种属不同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性是不同的。如马患传染性贫血,而牛则不得。
②品种或品系反应性。同类动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性可能不同。
③个体反应性。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不同。
④年龄反应性。幼龄动物易患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老龄动物易患病,且不易恢复。
⑤性别。性别不同,感染某些疾病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牛、犬的白血病,雌性发病高于雄性。
1.3 机体免疫特性的改变
包括免疫机能障碍(如抗体生成不足、细胞免疫缺陷等)和免疫反应异常。
1.4 遗传因素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代谢病,遗传性畸形等。
3 影响疾病发生的条件
3.1 自然条件
包括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等,虽不能直接引发疾病,但影响疾病的发生。如冬季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夏季多发消化系统疾病。
3.2 社会条件
包括社会组织、政策管理、科技和生产水平等,对动物健康和疫病流行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