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一个活器官,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坚硬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的能力。
![]() |
文件来源:Howard E. Evans,犬解剖指引
|
骨有以下主要功能:
1.长骨 呈长管状,中部称骨体或骨干,两端膨大为骨端或骺。发育中的家畜,在骨体和骨端之间,存在有一层干骺软骨,可使骨干继续增长,成年后该软骨骨化,形成干骺线。长骨多位于四肢,可产生较大幅度的运动。奔跑快的动物四肢骨长。
2.短骨 形状近似立方体,与邻近的骨之间有较多的关节面,故多位于运动灵活、承受压力较大的部位,如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跗骨。
3.扁骨 呈板状,由内、外两层骨板构成。部分颅骨两层骨板间常形成空腔,称窦。扁骨有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且可为肌肉提供较大的附着面,如额骨,肩胛骨等。
4.不规则骨 形态不规则,故功能多样,主要位于畜体中轴线上,如椎骨。
![]() |
文件来源:网络
|
1.中轴骨 位于畜体正中线上,构成畜体的中轴,又可分为脊柱、胸廓骨骼和头骨。
2.附肢骨 位于中轴骨两侧,又可分为前肢(胸肢)骨和后肢(盆肢)骨。
3.内脏骨 位于运动系之外的某些器官中,如牛的心骨和犬的阴茎骨。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 |
文件来源:网络
|
1.骨膜 分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内层为成骨层,参与骨的生长和修补。故骨外膜受损,骨不易愈合。在肌肉和韧带附着处,骨外膜显著增厚。骨内膜主要衬附于骨髓腔面以及骨小梁表面。
2.骨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分布在骨的表面,厚而致密,由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抗压、抗扭力强。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由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组成,骨小梁按重力方向和肌肉牵引的张力方向排列。这两种排列方式,使骨以最经济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和轻便性。头骨内、外骨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
3.骨髓 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构成。幼畜的骨髓均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发生脂肪沉积,转为黄骨髓。大量失血后,黄骨髓可以逆转为红骨髓,再次执行造血功能。骨松质中的红骨髓一直具有造血功能。
4.血管和神经 骨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表面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小孔,分布于骨质的血管由此出入。分布于骨的神经主要是血管的运动神经和骨膜的感觉神经。
骨表面附着骨骼肌,有血管神经通过,骨与骨之间以多种方式形成关节,故在骨的表面形成多种结构。这些结构都有一定的名称,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按大小和形态分别称为窝、凹或小凹、沟和压迹等。
骨内的腔洞称腔、窦或房,小的称小房,长形的称管或道,腔或管的开口称口或孔,不整齐的口称裂孔。
新鲜骨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干燥的骨轻而白。骨是体内最坚硬的组织,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张力,并富有弹性。骨的这种物理特性不仅取决于骨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还与骨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决定其弹性,无机物决定其硬度。
骨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含量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年动物骨含有2/3的无机物和1/3的有机物,幼年动物有机物含量高,而老年动物则相反,易发生骨折。妊娠和泌乳母畜,由于胎儿发育和泌乳的需要,在饲料调配不当时,易发生软骨病。为了预防软骨症,应注意饲料成分的调配。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
推荐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