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由病毒寄生在家蚕的细胞核中,形成多角体引起;即家蚕血液型脓病:
(2)传染途径:食下、创伤传染;传播形式:蚕座传染。
(3)特征:体壁紧张、体色乳白、体躯肿胀、爬行不止;剪去尾角或腹足滴出的血液呈乳白色。
(4)诊断:病蚕血液标本在400倍镜检多角体。
(1)由病毒寄生在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中,形成多角体引起,即“中肠型脓病”。
(2)经食下传染;以蚕座形式传播;
(3)特征:中肠发白;肠壁出现无数乳白色的横纹褶皱。
(4)诊断:病蚕中肠后半部组织小块,400倍镜检多角体。
(1)由白僵菌(为真菌)寄生蚕体而引起,晚秋多发。主要侵入途径:对蚕的表皮接触感染,通过接触感染,不能食下感染。
(2)特征:初死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体色灰白柔软有弹性,体壁出现油渍状病斑,血液浑浊,尸体逐渐变硬,被覆白色分生孢子粉被。
(3)诊断:病蚕血液标本,镜检圆筒形呀生孢子。
(1)由拟幼虫呀孢杆菌引起,我国仅西方蜂蜜发生,主要是7日龄后的大幼虫或前蛹期表现症状。
(2)特征:“烂虫能拉丝”。
(3)防控:除螨,饲喂四环素。
(1)由蜂房球菌引起,我国东方蜜蜂常见,2-4日龄多发,3-4月与8-10月份为发病高峰。
(2)一般只感染小于2日龄的幼虫,通常病虫在4-5日龄死亡。
(3)特征:脾面上有花子现象,小幼虫移位,扭曲或腐烂于巢房底部。
(4)诊断:病虫中肠内容物有不透明、白色凝块,经染色1500倍镜检可见大量病菌。
(5)防控:土霉素。
(1)由蜜蜂球囊菌变种(真菌)引起。我国西方蜜蜂发病严重,春末初夏多发。
(2)症状:幼虫在封盖后的头两天死亡,死亡的幼虫残体为“白色粉笔样物”或黑色干尸。
(3)防控:降低温度,熏蒸消毒,饲喂二性霉素B。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