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抗菌机理及不良反应

吴礼平 发布于 2017-06-20
导读:喹诺酮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因其具有喹诺酮的基本结构而命名。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肠道、尿路感染与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的感染,还用于治疗支原体病。

喹诺酮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因其具有喹诺酮的基本结构而命名。自1962年合成萘啶酸以来,此类药物发展迅速,可分为三代。

  • 第一代的萘啶酸,抗菌谱较窄;
  • 第二代的代表为吡哌酸,抗菌活性较萘啶酸增高;
  • 自1979年合成氟哌酸以来,相继合成了众多含氟的喹诺酮类,即第三代药物。

氟喹诺酮类具有如下特点:

  1.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对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
  2. 对细胞、组织穿透力强,易吸收,且在体内分布广泛,对各组织系统的感染均有良好疗效;
  3. 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发生,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4. 大多数品种半衰期相对较长,故服药次数较少,使用方便。

(一)  抗菌谱 

第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抗菌作用,且作用弱,对敏感菌株的MIC多在4μg/ml以上;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无抗菌作用。

第二代的吡哌酸与萘啶酸相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体作用增强,对敏感菌株的MIC为1.56~4μg/ml,对绿脓杆菌也有一定作用,但活性仍低,MIC为12.5~25μg/ml。

第三代的氟喹诺酮类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巴氏杆菌、丹毒杆菌)和阳性菌(如链球菌、金葡菌)均有效,对支原体也有效。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杆菌作用强大,MIC为0.02~1μg/ml;对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的MIC在0.5~8μg/ml之间;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以环丙沙星为强,对金葡菌的MIC为0.2~0.5μg/ml。对鸡败血支原体的MIC,诺氟沙星为0.25μg/ml,环丙沙星为0.031μg/ml。

(二)抗菌机理

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DNA旋转酶的作用是使DNA形成螺旋,以高度螺旋卷紧的形式存在于菌体内,此酶被抑制,则DNA不能卷紧,无法容纳在菌体内,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DNA复制,使细菌不能进行分裂,产生快速杀菌作用。细菌细胞(原核细胞)的DNA呈裸露状态,而动物细胞(真核细胞)的DNA呈包被状态,因此药物易与细菌的DNA接触,呈现选择作用。

由于喹诺酮类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抗生素,因此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现象。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吡哌酸、萘啶酸之间亦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细菌对该类药物亦可产生耐药性,其机制主要是由于DNA旋转酶A亚单位突变或细菌对药物渗透性的改变而引起,并不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值得注意的是,利福平(RNA合成抑制剂)或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可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降低,例如可使诺氟沙星作用完全消失,可使环丙沙星作用部分消失,故氟喹诺酮类不应与利福平、氯霉素等核酸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合用。

(三)不良反应

萘啶酸不良反应较多,有报道称可引起妊娠母畜粒细胞减少而致死亡,或引起肝细胞坏死及组织出血。吡哌酸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呕吐、便秘、便稀等。氟喹诺酮不良反应较轻,但对幼畜可致软骨损害,故孕畜与幼畜禁用。

(四)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肠道、尿路感染与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的感染,还用于治疗支原体病。

3872
阅读
0
评论
--
0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