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病原为复殖目、后睾科、支睾属的华支睾吸虫,可以感染人、犬、猫、猪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分布很广,我国许多省市都有发生的报道。对犬和猫危害较大,我国某些地区猫的感染率可达100%,低的为17%,犬的感染率为35%~100%。
病原
华支睾吸虫是小型虫体,体薄,半透明,长10~25mm,宽3~5mm,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虫体前1/5处,较口吸盘小。有咽,食道短,肠管分2支达虫体后端,睾丸呈分枝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卵巢分叶,在睾丸前。有较发达的受精囊,椭圆形,位于睾丸和卵巢之间。卵黄腺细小颗粒状,分布于虫体中部两侧。子宫在卵巢之前盘绕向上,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孔。虫卵黄褐色,大小为27~35μm × 12~20μm,前端狭小并有一盖,后端圆大,有一小突起,从宿主体内随粪便排出时卵内已含成熟毛蚴。整个虫卵形似灯泡。
生活史
发育中需2个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2中间宿主是多种淡水鱼和虾。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和粪一起排出体外,淡水螺吞食虫卵后,卵内毛蚴很快孵出,进一步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钻入第2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囊蚴。动物和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一般认为童虫逆胆汁流向经总胆管到达胆管发育为成虫,但也可经血流或穿过肠壁经腹腔到达胆管内变为成虫。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1个月。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分布于东亚,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老挝等。我国分布极为广泛,除西北和西藏少数几个省区外,其余各个省市均有报道。宿主除了人、犬、猫、猪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外,鼠类和食鱼的动物如鼬、獾、貂、野猫、狐狸等都可感染,是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
第1中间宿主淡水螺,我国已证实的有3属7种,其中以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和方格短沟蜷分布最广。这些螺都生活于静水或流速缓慢的池塘、沟渠、沼泽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和虾,我国已证实有70多种,以鲤科鱼为最多,如鲤鱼、鲫鱼、草鱼、鳞鱼等。囊蚴在淡水鱼体内几乎分布于全身,但以肌肉为最多。犬和猫因食生鱼而感染。猪因以生鱼或其内脏等作饲料而感染。人多因食生的或为未煮熟的鱼虾而感染。用人、猪等的粪便直接在池塘内喂鱼,可以使螺和鱼的感染加重,促进本病的流行。
致病机理
由于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分泌代谢物的作用,感染动物出现胆管炎和胆囊炎,进而累及肝实质,使肝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机能并引起全身症状。可见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胆囊有时可见肿大。有时大量虫体寄生可以引起胆管阻塞,出现阻塞性黄疸。
症状疾病表现为慢性经过。多数感染动物为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主要表现消化不良、下痢、消瘦、贫血、水肿、甚至腹水。剖检可见胆管变粗、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草绿色,胆管和胆囊内有大量虫体和虫卵。肝脏表面结缔组织增生,有时引起肝硬化或脂肪变性。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粪检虫卵以及剖检即可确诊,也可用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辅助诊断。
治疗
- 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75mg,1次口服。为首选药物。
- 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30mg,口服,1次/d,连用12d。
- 八氯对一甲苯:每千克体重50mg,1次/d,口服,连用10d。
预防
- 流行区的犬、猫、猪等要定期检查和驱虫。
- 禁用生的鱼、虾饲喂动物。
- 管好人、猪、犬等的粪便,防止污染水塘,禁用人、畜粪喂鱼,禁止在鱼塘边盖猪舍或厕所。
- 消灭第1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