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发热的基本机理大致可分为3个环节:
- 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有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并释放内生性致热原(EP);
- 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体温调定点(set point, SP)上移;
- 效应器发挥作用,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内生性致热原(EP)
内生性致热原(EP),是由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并释放的一些产物,这些产物作用于恒温动物的视前区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能引起体温升高。
1.内生性致热原的种类与性质
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有:
- 白细胞介素-1(IL-1)
- 白细胞介素-6(IL-6)
- 肿瘤坏死因子(TNF)
- 干扰素(IFN)等
(1)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1主要由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肝枯否氏细胞、肺尘细胞、脾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不耐热,70℃30min即可灭活。
能诱导产生白细胞介素-1的因素很多,包括脂多糖、肽聚糖、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和免疫复合物等。
白细胞介素-1的受体,主要分布于脑内,在靠近体温调节中枢的下丘脑外面密度最高。
(2)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等产生的蛋白因子。
内毒素、病毒、IL-1、肿瘤坏死因子等都能诱导其合成和释放。IL-6能引起各种动物发热,但致热作用较IL-1和TNF(肿瘤坏死因子)弱。
(3)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由巨噬细胞等分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多种外生性致热原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等都能诱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释放TNF。
(4)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类由白细胞、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因子。不耐热,60℃40min可灭活。病毒感染可明显促进IFN的表达和分泌。
主要内生性致热原的种类、来源及作用 |
资源描述:内生性致热原(EP),是由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并释放的一些产物,这些产物作用于恒温动物的视前区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发热介质,引起体温升高。
文件来源:吴礼平
|
2.内生性致热原的来源
EP是由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所有能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的细胞,叫产致热原细胞。目前已知的产致热原细胞包括:
- 中性粒细胞
- 单核细胞
- 巨噬细胞
- 内皮细胞
- 星状细胞
- 淋巴细胞
- 肿瘤细胞
3.内生性致热原的合成与释放
EP的合成与释放过程包括:产致热原细胞激活、EP的合成和EP的释放3个环节。
①激活:是指产致热原细胞与各种发热激活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这些激活物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启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巨噬细胞吞噬的过程也是一个激活过程,激活所需要的时间与吞噬时间一致(15~20min)。
②合成:产致热原细胞在激活后1~2h内,细胞内外均不存在EP,推测此时可能在细胞内先合成了“EP前质分子”或者活化EP所需要的某种关键酶。在此阶段,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均增强。
③释放:目前认为EP是一种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产致热原细胞中,在其通过细胞膜被释放前的短暂时间里被激活,成为有活性的EP分子。一般情况下,产致热原细胞在激活后2h才开始释放EP,释放过程不需要能量供应,释放持续时间因细胞种类不同而异。
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SP上移
目前认为EP不是引起SP上移的最终物质。
发热时,来自体内为的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EP,EP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视前区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发热介质释放,从而改变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化学环境,使SP上移。
中枢发热介质有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2种类型。
- 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的介质为正调节介质,主要有前列腺素E(PGE)、Na+/Ca2+比值、环磷酸腺苷(cA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NO)等。
- 与体温变化呈负相关的介质为负调节介质,主要有精氨酸加压素(AVP)、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脂皮质蛋白-1等。
负调节介质的释放对SP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起限制作用,使动物的体温难以超过一定的热限,体现了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自我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效应器的改变
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可引起调温效应器反应。此时,由于体温低于调定点,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对产热和散热过程进行调整:
- 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各组织细胞代谢加强及骨骼肌紧张度增高或寒战,使产热增多;
- 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效应器调节,体温上升并维持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这是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