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2016-06-15  姚蕴华
导读:球孢子菌病(coccidbidomycosis)为一种粗球孢子菌侵入肺并扩散而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肺和淋巴结的脓性肉芽肿为特征。本菌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可感染人、多种晡乳动物,甚至冷血脊椎动物。本病治疗应首选酮康唑。

球孢子菌病(coccidbidomycosis)为一种粗球孢子菌侵入肺并扩散而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肺和淋巴结的脓性肉芽肿为特征。本菌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可感染人、多种晡乳动物,甚至冷血脊椎动物。本病治疗应首选酮康唑。

病原

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is)为双相型真菌,在沙堡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为霉菌相,菌落形态、质地和颜色多变。一般生长较快,开始像一层潮湿的薄膜,之后在菌落边缘形成一圈菌丝,颜色由白色变为淡黄色或棕色,菌落逐渐变为粉末状。此时已有大量关节孢子形成,传染性极大,应先杀灭后才可挑取菌落直接检查。镜检可见分枝、分隔菌丝、关节菌丝和大量长方形或桶状厚壁孢子,大小约2.5×4μm~3×6μm。每两个关节孢子之间有1个无内容物的空间隔,用酚棉篮染色更为清楚。

在球囊培养基上37℃培养为酵母相。镜检可见球形、厚壁、大小不等的直径约10~60μm的球囊,囊壁厚约2μm。幼小球囊中央无结构,似空白,胞浆集中于球囊边缘。成熟球囊内含大量直径为2~6μm的内孢子。囊壁破裂,内孢子释放后留下形态各异的空球囊。内孢子不出芽,可继续发育成新的含有内孢子的球囊。

流行病学

本病易发生于4岁以下户外活动较多的大、中型雄犬,随年龄的增加其感染率减少。猫的感染性似乎无品种、年龄、性别差异。

粗球孢子菌为土壤腐生菌,主要存在于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适当的低海拔半干旱地区的碱性沙土中。在该病流行地区,雨季过后干旱引发沙尘暴以及其他条件造成土壤中关节孢子进入空气形成疾病暴发的条件。本病一般是吸入环境中传染性关节孢子而感染。实验室接种关节孢子可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在高温少雨季节,菌丝体潜藏于土壤表层之下。雨季过后,菌体回到土壤表面并形成孢子,释放出大量的关节孢子在旱季随风扩散,吸入不足10个孢子即可感染发病。

发病机理

关节孢子被吸入后,从支气管周围组织扩散到胸膜下,发育成球囊并产生内孢子,随之形成大量的球囊和内生孢子,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呼吸道症状。组织胞浆菌可随血液和淋巴循环扩散至骨髓、关节、脾、肝、肾、心脏、生殖系统、眼、脑及脊髓等器官,但与其他真菌感染相比,扩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较少见。猫皮肤感染多见。

症状

犬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1~3周不等。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大部分感染犬、猫在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之前可能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不表现任何症状,然后自然康复,也有少数动物不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猫对本病的抵抗力较犬强,感染后可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因受侵害的器官系统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较常见皮肤感染,主要表现皮下结块、脓肿或皮肤流脓等,其中约1/3病例还表现局部淋巴结肿大。肺脏感染病例约占1/4,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呼吸促迫或肺音异常等,少数因骨骼感染而表现跛行症状。

犬临床症状与肺脏感染及感染扩散程度有关。多数犬吸入病菌后表现隐性感染,出现慢性咳嗽、慢性弛张热、厌食、精神沉郁和消瘦等。因骨髓炎和关节周围肿胀常见有跛行,甚或皮肤溃疡、脓肿和皮肤瘘。内脏感染可引起黄疸、肾衰、左心室或右心室充血性心脏病、心包积液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表现为抽搐、行为异常、昏厥等。

诊断

血细胞计数、血清生化指标分析、X射线检查等可反映出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确诊则需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验。

由于球囊较少,直接检查有一定的难度。皮肤渗出液或胸腔渗出液含菌量相对较多,直接检查或用10% KOH处理可见直径20~200/itm圆形球囊,内含许多内孢子。HE染色球囊双壁染成蓝色。PAS染色时,球囊壁为深红色或紫色,内孢子为鲜红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常比直接细胞学检查效果好,因此,怀疑球孢子菌病时,应在多个脏器穿刺采样做组织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粗球孢子菌可在多种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白色绒状霉菌菌落,随菌龄增加变为褐色或棕色。确诊则需将分离菌接种动物,如接种小鼠腹腔,10d内可在腹膜、肝、脾、肺等器官内发现典型的球囊和内孢子。另外,也可做双相型真菌鉴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丝和关节孢子。

治疗

本病应首选酮康唑,按每千克体重10~30mg,2次/d,口服,至少持续2个月,甚至6~12个月,直到康复。此药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故也可选用伊曲康唑,按每千克体重5~10mg,口服,1次/d,其疗程比前者稍短。

公共卫生学粗球孢子菌虽然不能发生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但在处理皮肤引流性伤口、更换敷料时因注意适当的防护,因为敷料表面渗出液中的真菌球囊在较低温条件下可转变为霉菌相并产生感染性关节孢子。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真菌培养时应注意避免被感染。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qrcod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推荐继续阅读
  1. 氟胞嘧啶
  2. 伏立康唑
  3. 那他霉素(游霉素)
  4. 酮康唑
  5. 氟康唑
  6. 伊曲康唑(依他康唑)
  7. 咪康唑
  8. 益康唑(硝酸咪康唑、硝酸氯苯咪唑)
  9. 克霉唑(抗真菌1号、三苯甲咪唑)
  10. 制霉菌素
  11. 二性霉素B(两性霉素B)
  12. 灰黄霉素
  13. 特比萘芬
  14. 皮肤刮削物镜检:寄生虫与真菌的识别
  15. 皮肤病检验技术:皮肤病料采集与压片制备
  16. 被毛和皮肤的检查
  17. 常用抗真菌药用药参考简表
  18. 复方盐酸特比萘芬片(天津市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19. 安贝乐喷剂(南京金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 氟康唑注射液(国家动物保健品工程技术中心)
visit 4463
read 641
like 0
favorite 0
comment 0

post-comment 撰写评论

展开阅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