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结局
血栓形成之后,其结构会在纤溶系统及血流冲击以及机体再生作用下发生变化。血栓的结局主要有3种:
- 软化、溶解、吸收;
- 机化与再通;
- 钙化。
1.软化、溶解、吸收
血栓形成后,其中的纤维蛋白吸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变为可溶性多肽而溶解,则血栓软化。同时,由于血栓中的中性粒细胞崩解后,释放蛋白分解酶,也可使血栓溶解软化。
小的血栓溶解液化,可被全部吸收或被血流冲走不留痕迹。
较大的血栓部分发生软化,易被血流冲击脱落成为栓子,栓子随血流运行堵塞相应血管可引起栓塞,而残留部分发生机化。
2.机化与再通
较大的血栓不易完全溶解吸收,通常在血栓形成后2~3天内,从血栓附着处受损的血管内膜处长出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称为血栓机化。
血栓机化--由血管内壁向血栓内部生长幼芽组织 HE ×132 |
资源描述:血栓机化:由血管内壁向血栓内部生长幼芽组织 HE ×132
|
血栓机化时,血栓收缩或部分溶解,常在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之间形成裂隙,并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覆盖其表面,最后形成与原血管相通的一个或数个小血管,使血流重新通过,称为血栓的再通。
血栓机化再通 |
资源描述:血栓机化再通:血栓机化的结果,血栓内部重新形成新的管腔,重新有血液通过,实现再通 HE ×132
|
3.钙化
少数不能完全溶解或机化的血栓,可发生钙盐沉着而钙化,形成坚硬的结石存在于血管内,称静脉石或动脉石。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两重作用。
有利的一面
在血管破裂处形成血栓,有止血作用;炎灶周围小血管血栓形成,可阻止病原菌及毒素的扩散。
不利的一面
- 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可阻塞血管,引起组织器官缺血、梗死;
- 心瓣膜上出现血栓,由于血栓机化,使瓣膜肥厚、皱缩、粘连、变硬,形成瓣膜性心脏病,影响心脏功能;
- 血栓易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在某些部位形成栓塞,造成广泛性梗死;
- 微循环的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引起全身广泛出血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