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过程中,渗出的白细胞主要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不同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以及炎症过程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炎性细胞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
嗜中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的形态
嗜中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胞核一般分成2-5叶,幼稚型嗜中性粒细胞的胞核呈弯曲的带状、杆状或据齿状而不分叶,其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颗粒(相当于溶酶体),其内含有多种酶,这种颗粒在炎症时可见增多。
犬 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比较 |
资源描述:犬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比较,瑞氏染色,1000×5。分叶核的叶间有细丝相连,杆状核并非一定呈直的杆状,往往呈S形弯曲,染色质各部粗细相差不大,无细丝。
文件来源:范开,董军主编.宠物临床显微检验及图谱,化工出版社
|
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急性炎症初期,首先出现在炎灶中的是嗜中性粒细胞,特别是化脓性炎症时,嗜中性粒细胞渗出最多。嗜中性粒细胞在pH7.0~7.4的环境中最活跃,当pH降至6.6以下时开始崩解,释放多种酶类,溶解周围病变组织和自身,形成脓液。化脓灶中,吞噬细菌后死亡的中性粒细胞,也称为脓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游走运动能力,主要吞噬细菌,也能吞噬坏死组织碎片、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细小的异物颗粒。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炎症,外周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也增多,因此在临床上被作为急性炎症的重要指标。
嗜中性粒细胞还能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趋化因子,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是机体防御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一些病毒性疾病时,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幼稚型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往往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小结: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
|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也起源于骨髓干细胞,细胞核一般分为二叶,各自成卵圆形。细胞质丰富,内含粗大的强嗜酸性反应颗粒。
胞浆颗粒中主要含有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过氧化物酶、组织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组织蛋白酶等,对寄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组织胺等过敏反应中的化学介质有降解灭活作用。
犬嗜酸性粒细胞 |
资源描述:犬嗜酸性粒细胞,瑞氏染色,1000×5。大小、形态与嗜中性粒细胞近似,但胞浆内含有较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常呈灰红色。
文件来源:范开,董军主编.宠物临床显微检验及图谱,化工出版社
|
嗜酸性粒细胞的运动能力较弱,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对寄生虫有直接杀伤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在靠近虫体附近的组织中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反复感染或重度感染时不仅局部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循环血液中也显著增加。在过敏反应时,嗜酸性粒细胞可占白细胞总数的20%-25%。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来源和形态特点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单核细胞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3%-6%,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受刺激后,离开血液到结缔组织或其他器官后转变为组织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胞(马) |
资源描述:单核细胞胞,马。单核细胞胞体大,核呈肾形,含有多量微嗜碱性胞浆,Giemsa ×500
|
炎灶中的单核细胞可来自循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也可来自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增生的、固定的或游走的细胞。
巨噬细胞正在吞噬变性的淋巴细胞 |
资源描述:巨噬细胞(马),巨噬细胞吞噬变性的淋巴细胞。 HE ×330
|
这类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椭圆形,常有钝圆的伪足样突起,核呈卵圆形或马蹄形,染色质细粒状,细胞质丰富,内含许多溶酶体及少数空泡,空泡中常含一些消化中的吞噬物。
巨噬细胞吞噬变性红细胞 |
资源描述:巨噬细胞(马)。支气管淋巴结窦腔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变性的红细胞,HE ×500
|
犬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比较 |
资源描述:犬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比较,瑞氏染色,1000×5。上:嗜酸性粒细胞,下: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更大,胞浆内无颗粒(有空炮),胞浆丰富,核大呈扭曲的S形。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的颗粒。
文件来源:范开,董军主编.宠物临床显微检验及图谱,化工出版社
|
强大的吞噬能力
巨噬细胞具有趋化能力,其游走速度慢于嗜中性粒细胞,但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够吞噬非化脓菌、原虫、衰老细胞、肿瘤细胞、组织碎片和体积较大的异物,特别是对于慢性细胞内感染的细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和李氏杆菌的消除有重要意义。
肺炎时肺泡腔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
资源描述:肺炎时肺泡腔中的巨噬细胞:其体积大,但大小不同,胞浆丰富,呈淡红色;核相对较小,淡染,呈泡状,核仁明显。此外,肺泡中还可看到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HE ×400
文件来源:陈怀涛,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
|
巨噬细胞还可以识别抗原信息并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从而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巨噬细胞还能产生许多炎症介质,促进调整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主要出现于急性炎症的后期、慢性炎症和非化脓性炎症(结核、布氏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原虫病。
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灶内存在某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鼻疽杆菌等)或异物(如缝线、芒刺等)时,巨噬细胞可转变为上皮样细胞或多个巨噬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
1.上皮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外形与巨噬细胞相似,呈梭形或多角形,细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内质网和许多溶酶体。胞膜不清晰,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两端粗细不等的杆状,核内染色质较少,着色淡。此类细胞的形态与复层扁平上皮中的棘细胞相似,故称上皮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 |
资源描述:上皮样细胞。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减少,出现多量的类上皮样细胞,HE ×132
|
多核巨细胞与上皮样细胞 |
资源描述:结核结节中的一个朗格罕巨细胞和大量上皮样细胞。前者个体很大,胞浆丰富,胞核呈环状排列;后者核呈椭圆形或梭形,染色较淡,同时尚见不少淋巴细胞。HE ×400
文件来源:陈怀涛,兽医病理学原色图谱
|
上皮样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它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酯酶,对菌体外表覆有蜡质的结核菌也能消化,主要见于肉芽肿性炎症。
结核性肉芽肿的形成示意图 |
资源描述:结核性肉芽肿的形成及肉芽肿的结构示意图。巨噬细胞(macrophage)吞噬结核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为进一步限制结核菌的扩散,巨噬细胞可转变为上皮样细胞(Epithelioid cell)或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Giant cell),再在外围由淋巴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包围,形成结节状的感染性肉芽肿。
文件来源:http://www.ucl.ac.uk/~zchabg4/autoimmune.htm
|
2.多核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是由多个巨噬细胞融合而成,也称巨细胞。细胞体积巨大,直径可达40~50μm,细胞质丰富,在一个细胞体内含有许多个大小相似的胞核。
多核巨细胞 |
资源描述: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灶内存在某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鼻疽杆菌等)或异物(如缝线、芒刺等)时,多个巨噬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
文件来源:https://www.pathologystudent.com/?p=6346
|
胞核的排列有三种不同形式:
- 一是细胞核沿着细胞体的外周排列,呈马蹄状,这种细胞又称朗罕氏细胞;
- 二是细胞核聚集在细胞体的一端或两极;
- 三是细胞核散布在整个巨细胞的细胞质中。
朗格罕细胞是表皮内的免疫细胞 |
资源描述:皮肤表皮(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可分为角质层(Stratum corneum)、透明层(Stratum lucidum)、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棘层(Stratum spinosum)和基底层(Stratum basale)。表皮之下为真皮层(Dermis)。表皮结构中,角质层和透明层的细胞已经死亡;基底层和棘层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表皮内分布有朗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为表皮内的免疫细胞。keratinocyte:角质形成细胞;Melanocyte:黑色素细胞;Merkel cell:梅克尔细胞(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分泌细胞,与表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有关);Tactile disk:触觉盘;Sensory neuron:感觉神经
文件来源:http://bestofbothworldsaz.com/2010/10/18/the-truth-about-tretinoin-retin-a/
|
郎罕氏细胞(牛) |
资源描述:郎罕氏细胞(牛).传染性肉芽肿中的郎罕氏巨细胞,胞浆丰富,有许多圆形核,位于胞浆的周围,HE ×500
|
郎罕氏细胞(猪) |
资源描述:郎罕氏细胞(猪)。腹股沟淋巴结内的朗罕氏巨细胞,胞浆丰富,有许多圆形核,位于胞浆的周围呈钟表字面样排列。 HE×500
|
多核巨细胞可见于结核病、副结核病、鼻疽、放线菌病及曲霉菌病病灶中,常出现在坏死组织的边缘。
多核巨细胞具有十分强大的吞噬能力,有时可见它包围着嵌进组织的异物,如芒刺、缝线等。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来源于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淋巴细胞主要见于慢性炎症、炎症恢复期及病毒性炎症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过程中。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大小不一,有大、中、小型之分。大多数是小型的成熟的淋巴细胞,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常见在核的一侧有小缺痕,核染色质较致密,染色深,细胞质很少,嗜碱性。
犬单核、淋巴与嗜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较 |
资源描述:犬单核、淋巴与嗜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较。瑞氏染色,1000×5。红色箭头所指为嗜中性粒细胞(最左侧位分叶核,其余为杆状核),绿色箭头所指为单核细胞,蓝色箭头所致为淋巴细胞。
文件来源:范开,董军主编.宠物临床显微检验及图谱,化工出版社
|
淋巴细胞可分为T细胞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抗,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与相应抗原接触时,致敏淋巴细胞释放IL-6、淋巴因子等多种炎症介质,具有抗病毒、杀伤靶细胞、激活巨噬细胞等多种重要作用,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以增殖转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浆细胞
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演变而成。浆细胞的形态特点:
- 细胞呈圆形,较淋巴细胞略大;
- 细胞质丰富,轻度嗜碱性;
- 细胞核圆形,位于一端,染色质致密呈粗块状,多位于核膜的周边呈辐射状排列,致使细胞核染色后呈车轮状,这种特征是识别浆细胞的标志之一。
浆细胞 |
资源描述: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其形态特点主要是:胞浆轻度嗜碱性,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常呈块状分布于核膜周围,使细胞核呈车轮状。浆细胞可分泌抗体。
文件来源:wikipeida
|
浆细胞具有合成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IgD和IgE),参与体液免疫。浆细胞主要见于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
小结: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
白细胞的形态比较 |
文件来源:吴礼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