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低增生性贫血

姚蕴华 发布于 2016-06-22
导读:正常时,胚胎早期卵囊是造血部位,后来,肝和脾逐渐取代卵囊而成为造血部位。出生后,骨髓则成为造血的主要部位。因此,低增生性贫血主要发生在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时,如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萎缩、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等。治疗输血、骨髓移植及用红细胞生成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预后不良。

正常时,胚胎早期卵囊是造血部位,后来,肝和脾逐渐取代卵囊而成为造血部位。出生后,骨髓则成为造血的主要部位。因此,低增生性贫血主要发生在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时,如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萎缩、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等。

病因

引起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的原因多样,在小动物主要是继发于病毒感染、药物毒性及恶性肿瘤。骨髓坏死,常继发于血栓形成、内毒素血症、药物的毒性或病毒感染,骨髓纤维化则是骨髓哀竭的晚期表现,骨髓萎缩或骨髓发育不全常见于猫,与猫白血病病毒感染有关,犬较少见;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是急、慢性白血病。

症状和诊断

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引起的贫血表现通常是原发病症状及各类血细胞减少、非再生性贫血。血液学特征和骨髓检查是诊断的依据。

治疗

输血、骨髓移植及用红细胞生成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预后不良。

191
阅读
0
评论
--
0
0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