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vet logo 知识库

云端兽医知识库:技术文章

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出生之后的变化

胎儿的心血管系就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些特点。在心血管系统结构上,胎儿心房中隔上有卵圆孔,肺动脉干和主动脉之间有动脉导管,胎儿的脐动脉在胎盘形成毛细血管网,汇合后形成脐静脉,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的动脉血液为混合血,但各部血液的混合程度不同,到头颈部、前肢的血含氧和营养物质较丰富,以适应胎儿的发育需求。出生之后胎儿心血管系统发生一些列的变化,脐动脉退化形成膀胱圆韧带,脐静脉退化形成肝圆韧带,静脉导管退化成为静脉导管索;动脉导管收缩闭合,形成动脉韧带;卵圆孔封闭形成卵圆窝。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7 | 阅读全文

前肢筋膜和前肢肌

前肢肌分为肩带肌、肩部肌、臂部肌及前臂部肌和前脚部肌。①肩带肌为连接前肢与躯干的肌肉,包括北侧组的斜方肌、菱形肌、臂头肌、肩胛横突肌和背阔肌,腹侧组的胸肌和腹侧锯肌。②肩部肌包括外侧组的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和小圆肌,内侧组的肩胛下肌、喙臂肌和大圆肌。③臂部肌包括掌侧组的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和肘肌,背侧组的括臂二头肌、臂肌和旋前圆肌。④前臂和前足部肌包括背外侧组的腕桡侧伸肌、指总伸肌、指外侧伸肌和位于指伸肌深面的腕斜伸肌,掌内侧组的尺骨外侧肌、腕桡侧屈肌、腕尺侧屈肌及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体循环的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包括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主动脉起始于左心室的主动脉口,出心包后向后称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向后延续为胸主动脉;穿过膈的主动脉裂孔之后,沿腰椎腹侧向后伸延的部分,称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在第五或第六腰椎腹侧分为左、右髂外动脉、左、右髂内动脉及荐正中动脉五个终末分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左、右颈总动脉。腹部的动脉主干为腹主动脉,其壁支有膈后动脉、腹前动脉和腰动脉;脏支有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肠系膜后动脉。骨盆与尾部动脉的主干为髂内动脉和荐正中动脉。前肢的动脉主干为锁骨下动脉,在前肢内侧向下延伸,依部位分别称腋动脉、臂动脉、正中动脉等。后肢动脉的主干是髂外动脉及其延续支,按部位顺次为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等。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肌肉的一般构造、分类、命名及肌肉的辅助装置

肌由肌组织构成,根据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分布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全身肌按部位可分为头部肌、躯干肌、前肢肌和后肢肌。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浅筋膜中还分布有皮肌。肌分为肌腹和肌腱,肌腹位于中部,肌腱位于两端。肌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其分布部位、功能、形态、肌腹内肌纤维和腱纤维的含量进行分类。肌收缩时相对不动的附着点称该肌的起点,而相对活动的附着点称止点。肌通常据其形状、位置、作用、起止点、结构、肌纤维走向等特点而命名。肌的辅助装置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滑车和籽骨。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后肢筋膜和后肢肌

肢肌按部位分为臀股部肌、小腿和后脚部肌。臀股部肌分为臀肌群(臀中肌、臀深肌)、股后肌群(臀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髂肌、股前肌群(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和股内侧肌群(缝匠肌、股薄肌、耻骨肌、内收肌、股方肌、闭孔外肌、子肌)。小腿及后脚部肌按部位分背外侧肌和跖侧肌两组。多为长纺锤形肌,肌腹绝大多数位于小腿部,其中跗关节的屈肌和趾关节的伸肌,多位于小腿背外侧,跗关节的伸肌和趾关节的屈肌位于小腿跖侧。作用于跗关节的肌止于跗骨或跖骨近端;作用于趾关节的肌止于趾部。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躯干筋膜和躯干肌

躯干肌按部位分为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廓肌、腹肌和尾肌。脊柱背侧肌位于脊柱的背外侧,部分被肩胛骨和肩带肌覆盖,分长肌和短肌;长肌分3层,短肌位于长肌的深面,包括横突间肌、棘间肌和回旋肌等。脊柱腹侧肌位于脊柱腹侧,分颈椎腹侧肌和腰椎腹侧肌,前者包括斜角肌、头长肌、颈长肌、肩胛舌骨肌、头腹侧直肌和头外侧直肌,后者包括腰大肌、腰小肌和腰方肌。颈腹侧肌位于颈部器官(食管和气管)的腹侧和腹外侧,为长带状肌,包括胸头肌和胸骨甲状舌骨肌。胸廓肌位于胸廓两侧和腹侧以及胸、腹腔之间,与呼吸运动有关,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吸气肌包括前背侧锯肌、肋间外肌、肋提肌、胸廓直肌和膈;呼气肌包括后背侧锯肌、肋间内肌、肋退肌和胸廓横肌。腹壁肌分布于腹腔侧壁和底壁,分4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头部筋膜和头部肌

头部肌可分为面肌、咀嚼肌、眼球肌、咽肌、喉肌、舌肌和舌骨肌。面肌多为薄肌,位置较浅,张肌有颧肌、鼻唇提肌、上唇提肌、犬齿肌、上唇降肌、下唇降肌和颧骨肌等。括约肌有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和颊肌。咀嚼肌配布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可开口、闭口及参与咀嚼运动,分为闭口肌和开口肌。闭口肌发达,包括咬肌、颞肌、翼内侧肌和翼外侧肌。开口肌为二腹肌。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6 | 阅读全文

皮肌

皮肌为分布于浅筋膜内的薄层肌,紧贴于皮肤深面,个别地方附着于骨。皮肌并不完全覆盖畜体全身肌的表面,据其分布部位分为面皮肌、颈皮肌、肩臂皮肌和躯干皮肌。家畜中以犬的皮肌最发达。皮肌有颤动皮肤、驱赶蚊蝇、抖落水滴和灰尘等作用。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5 | 阅读全文

骨的分类、一般结构、表面形态与物理特性

骨根据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根据部位可分为中轴骨、附肢骨和内脏骨。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骨表面附着骨骼肌,有血管神经通过,骨与骨之间以多种方式形成关节,故在骨的表面形成多种结构。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5 | 阅读全文

体循环血管分布的一般规律

血管分布具有以下规律:血管的分布与畜体的结构,尤其是骨骼的结构相一致,反映出机体结构的单轴性、两侧对称性和分节性。较粗的动脉主干多沿躯干的深面、四肢的内侧、关节的屈侧和较隐蔽的部位,如骨、肌肉和筋膜形成的沟和管内延伸,且常与静脉和神经伴行,包在共同的结缔组织鞘内,形成血管神经束。由血管主干分出的侧支,常以最短的距离到达所分布的器官,其管径粗细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
吴礼平 收录于 2017-08-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