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
为消化管的膨大部分,位于腹腔内,在膈和肝的后方,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端以幽门连十二指肠。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和推送实物进入十二指肠等作用。家畜的胃分为多室胃和单室胃。牛、羊的胃为多室胃,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部。前三胃无腺体分布,合称前胃(proventriculus),主要起贮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粗纤维的作用,皱胃黏膜分布有消化腺,具有真正的消化作用,又称真胃。
牛消化系统模式图 |
资源描述:1.口腔 2.咽 3.食管 4.肝 5.网胃 6.瓣胃 7.皱胃 8.十二指肠 9.空肠 10.回肠 11.结肠 12.盲肠 13.直肠 14.瘤胃 15.腮腺
|
(一)瘤胃(rumen)
瘤胃最大,约占四个胃室总容积的80%,为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大囊,占据腹腔左半部,其下半部还伸入腹腔右侧。
- 瘤胃前端(extremitas cranialis)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extremitas caudalis)伸达骨盆前口。
- 瘤胃的左侧面为壁面(facies parietalis),凸,与脾、膈及左腹壁相接触;右侧面为脏面(facies visceralis),与瓣胃、皱胃、肠、肝及胰等接触。
- 背侧弯(curvatura dorsalis)附着于膈脚和腰肌腹侧,腹侧弯(curvatura ventralis)隔着大网膜与腹腔底壁相接触。
瘤胃前、后有较深的前沟(sulcus cranialis)和后沟(sulcus caudalis),左、右侧面有左、右纵沟(sulcus longitudinalis sinister et sulcus longitudinalis dexter),四沟围成环状,将瘤胃分为背囊(saccus dorsalis)和腹囊(saccus ventralis)。右纵沟向背侧发出右副沟(sulcus accessorius dexter),两沟之间围成瘤胃岛(insula ruminis)。
由于瘤胃前、后沟较深,瘤胃背、腹囊在后端分别形成后背盲囊(saccus cecus caudodorsalis)和后腹盲囊(saccus cecus caudoventralis),在前端分别形成瘤胃房(atrium ruminis)和瘤胃隐窝(recessus ruminis)。后背盲囊和后腹盲囊前方分别有背侧冠状沟(sulcus coronarius dorsalis)和腹侧冠状沟(sulcus coronarius ventralis)为界。
在瘤胃壁的内面,与表面各沟相对应的加厚部分称肉柱,背囊和腹囊即以前、后肉柱(pilae cranialis et caudalis)和左、右纵柱(pilae longitudinales dexter et sinister)围成的瘤胃内口(ostium intraruminale)相交通。
牛胃(左侧) |
资源描述:1.食管 2.脾 3.左纵沟 4.瘤胃背囊 5.背冠状沟 6.后背盲囊 7.后沟 8.后腹盲囊 9.腹冠状沟 10.瘤胃腹囊 11.前腹盲囊 12.皱胃 13.前沟 14.网胃 15.瘤网沟 16.前背盲囊
|
牛胃(右侧) |
资源描述:1.后背盲囊 2.背冠状沟 3.瘤胃背囊 4.右纵沟 5.脾 6.食管 7.网胃 8.瓣胃 9.皱胃 10.十二指肠 11.瘤胃腹囊 12.腹冠状沟 13.后腹盲囊 14.后沟
|
瘤胃入口为贲门(cadia),位于瘤胃与网胃交界处,约与第7或第8肋中点相对。在此处,瘤胃与网胃之间无明显的界线,形成一个穹隆,为胃房(atrium ventriculi),曾称瘤胃前庭。瘤胃借瘤网口(ostium ruminoreticulare)与网胃相通,瘤网口大,腹侧和两侧为瘤网褶(plica ruminoreticularis),瘤网褶外表的对应部分为瘤网沟(sulcus ruminoreticularis)。羊瘤胃腹囊较大,且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后腹盲囊很大,后背盲囊不明显。
瘤胃壁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膜和浆膜构成。黏膜呈棕黑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无数密集的乳头,以腹囊和盲囊内的最发达,肉柱和前庭的黏膜无乳头。乳头与瘤胃的吸收功能有关。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无腺体。肌膜很发达,外层由外斜纤维和内环肌构成,内层由内斜纤维构成。外层为浆膜,但背囊顶部和脾附着处浆膜缺如。瘤胃为许多共栖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后者对粗纤维的发酵分解起着重大作用。
(二)网胃(reticulum)
牛的网胃在四个胃中最小,成年牛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5%,羊的略大。网胃略呈梨形,前后稍扁,位于季肋部正中矢面两侧、瘤胃房的前下方,约与第6~9肋间隙相对。瘤胃房与网胃在腹侧以瘤网沟为界,但背侧分界不明显。膈面(facies diaphragmatica)隆凸,与膈紧密相接;脏面平,与瘤胃房相接。网胃底(fundus reticuli)接膈的胸骨部、肝、瓣胃和皱胃。瘤网口的右下方有网瓣口(ostiumreticulo_omasicum)通瓣胃。网瓣口处有细而弯的爪状乳头(papillae unguiculiformes)。网胃因位置较低,食如胃内的金属异物易存留于网胃。由于胃壁强力收缩而刺穿胃壁,引起创伤性网胃炎;严重者还会穿过膈而刺入心包,继发创伤性心包炎。
网胃沟(sulcus reticuli) 曾称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房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至网瓣口。由左、右唇(labium sinistrum et labium dextrum)和网胃沟底(fundus sulci reticuli)构成,沟呈螺旋状扭曲,沟底在上部朝向后,中部朝左,下部朝前。犊牛的网胃沟机能完善,可扭转闭合成管,使乳汁由贲门经此及瓣胃沟直达皱胃。成年牛的食管沟闭合不严。
牛的食管沟 |
资源描述:1.食管 2.贲门 3.食管沟右唇 4.食管沟左唇 5.网瓣口 A.瘤胃褶 B.网胃黏膜
|
网胃壁的结构与瘤胃相似,黏膜形成许多网格状皱褶,形似蜂房,故有蜂巢胃之称。网胃肌膜发达,外层由外斜纤维和内环肌构成,内层由内斜纤维构成。网胃收缩时胃腔几乎完全闭合,与反刍时逆呕有关。
(三)瓣胃(omasum)
在牛,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8%,呈两侧稍扁的球形,位于右季肋部,其体表投影位置相当于第7~11肋间隙的下半。羊瓣胃卵圆形,在四个胃中最小。体表投影位置相当于第8~10肋骨的下半,不接触右腹壁。瓣胃壁面隔着小网膜与膈、肝等接触,脏面与瘤胃、网胃、皱胃等贴连。凸缘为瓣胃弯(curvatura omasi),朝向右后上方,凹缘为瓣胃底(basis omasi),朝向左前下方,上部与网胃相连接的部分,称瓣胃颈(collum omasi)。瓣胃底的上、下端有网瓣口和瓣皱口(ostium omasoabomasicum),分别与网胃和皱胃相通。
瓣胃的黏膜形成百余片(绵羊70~80片,山羊80~88片)瓣胃叶(laminae omasi),故有百叶胃之称。瓣胃叶呈新月形,附着于瓣胃弯,游离缘凹,朝向瓣胃底。瓣胃叶按宽窄可分为大、中、小和最小四级,相间排列,瓣胃叶上有许多乳头。瓣胃底无瓣胃叶,形成瓣胃沟(sulcus omasi),沟两侧有黏膜褶为界。瓣胃沟与大瓣胃叶游离缘之间围成瓣胃管(canalis omasi),瓣皱口具有一对低矮的黏膜褶,叫皱胃帆(vela abomasica),有启闭作用。
瓣胃壁的结构与瘤胃、网胃相似,肌膜由外纵层和内环层组成。瓣胃叶有较发达的肌组织,对食物有一定的研磨作用。瓣胃因瓣胃叶多,面积增大,对水份和瘤胃中粗纤维分解产物的吸收作用明显。
(四)皱胃(abomasum)
为弯曲的长梨形囊,占四个胃总容积7~8%。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在瘤胃腹囊和网胃右侧、瓣胃的腹侧和后方,体表投影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脏面与瘤胃隐窝接触,充盈时可从瘤胃房下方越至左侧与左腹壁接触;壁面与右腹壁接触。大弯凸向腹侧,与腹腔底壁接触;小弯凹向背侧,与瓣胃接触,腔面有皱胃沟(sulcus abomasi)。皱胃前端呈盲囊状膨大,为皱胃底(fundus abomasi),继之为皱胃体(corpus abomasi),在瘤胃腹囊与瓣胃之间向后延伸,后端狭窄,为幽门部(pars pylorica),借幽门(pylorus)与十二指肠相连。
皱胃黏膜光滑、柔软,在胃底和大部分胃体形成12~14片螺旋形大皱褶,称皱胃旋褶(plicae spirales abomasi)。黏膜内含有腺体,分为三区。围绕瓣皱口的狭带状小区黏膜色淡,为贲门腺区;大部分胃底和胃体的黏膜呈灰红色,为胃底腺区;幽门部的黏膜略呈黄色,为幽门腺区。皱胃的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黏液,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胃底腺的分泌物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肌膜由外纵层和内环层组成。皱胃的幽门括约肌(m.sphincter pylori)不完整,在幽门小弯侧形成幽门枕(torus pyloricus),长约3.0cm,与幽门的启闭有关。外膜为浆膜。
牛胃的内部构造 |
资源描述:1.网胃小房 2.食管沟 3.瘤网沟 4.瘤胃背囊 5.后背盲囊 6.瘤胃后沟 7.后腹盲囊 8.瘤胃后柱 9.瘤胃腹囊 10.瘤胃前柱 11.前腹盲囊 12.前背盲囊 13.瓣胃叶 14.网瓣口 15.瓣皱口 16.皱胃螺旋褶 17.幽门 18.十二指肠
|
(五)犊牛胃发育特点
初生犊牛因吃奶,皱胃特别发达,瘤胃与网胃相加的容积约等于皱胃的一半。8周时,瘤胃和网胃的总容积约等于皱胃的容积。12周时,两胃的容积超过皱胃的一倍。4个月以后,随着采食草料,前三个胃的发育加快,瘤胃和网胃的总容积约等于皱胃的4倍。到一岁半时,瓣胃和皱胃的容积几乎相等,这时四个胃的容积基本上达到成年时的比例。
二、肠
肠起自幽门,止于肛门,根据肠管粗细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又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和排除粪便。肠的长度与所摄取的实物的性质有关,牛肠为体长的20倍,几乎全部位于体正中矢面右侧,借总肠系膜附着于腹腔顶壁。
牛肠袢模式图 |
资源描述:1.皱胃 2.十二指肠 3.空肠 4.回肠 5.盲肠 6.结肠初袢 7.结肠旋袢向心回 8.结肠旋袢离心回 9.结肠终袢 10.直肠
|
(一)小肠(intestinum tenue)
牛小肠平均长40m,直径5~6cm;羊小肠平均长25m,直径2~3cm。小肠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膜和浆膜构成。黏膜形成许多环形襞和小肠绒毛,以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消化腺很发达,壁内腺有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分别位于黏膜下层和黏膜固有层内;壁外腺有肝和胰,分泌胆汁和胰液,借导管输送至十二指肠。淋巴孤结丰富,淋巴集结常呈狭带状,回肠口处的淋巴集结可延续到大肠。肌膜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外膜为浆膜。
1.十二指肠(duodenum)
为小肠的第一段,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牛十二指肠长约1m,羊的约0.5m,可分为三部三曲,顺次为前部(pars cranialis)、十二指肠前曲(flexura duodeni cranialis)、降部(pars descendens)、十二指肠后曲(flexura duodeni caudalis)、升部(pars ascendens)和十二指肠空肠曲(flexura duodenojejunalis)。前部在第9-11肋骨下端起自幽门,在胆囊内侧沿肝的脏面向背侧伸延,形成乙状袢(ansa sigmoidea),后接十二指肠前曲。降部由此向后向上延伸,约在髋结节前方折转向内、向前,形成十二指肠后曲。升部由此向前,与降结肠并行,两者之间以十二指肠结肠襞相连,在右肾腹侧借十二指肠空肠曲延续为空肠。
2.空肠(jejunum)
为小肠的第二段,很长,形成无数肠圈,借短的空肠系膜附着于结肠旋袢周围,形似花环状,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侧,少部分往往绕过瘤胃后端而至腹腔左侧。空肠外侧和腹侧隔着大网膜与腹壁相邻,内侧也隔着大网膜与瘤胃腹囊相邻,前方为瓣胃和皱胃,背侧为大肠。
3.回肠(ileum)
短而直,牛长约0.5m,羊长约0.3m,向前上方伸延,约在第4腰椎平面以回肠口(ostium ileale)开口于盲结肠交界处腹侧。回肠与盲肠之间有回盲襞相连。
(二)大肠(intestinum crassum)
牛的大肠长约6.4~10m,羊长约7.8~10m,管径比小肠略粗。大肠壁的结构与小肠壁基本相似,除直肠后部外,也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膜和浆膜组成。直肠后部为腹膜外部,表面无浆膜,仅为一般的外膜。大肠黏膜无肠绒毛,有肠腺、淋巴孤结、淋巴集结,纵肌层不形成肠带,因此也无肠袋。
1.盲肠(cecum)
为圆筒状的盲管,牛长约0.5~0.7m,羊长约0.37m,位于右髂部。自回肠口起向后伸延,盲端游离,向后可达骨盆前口,羊的则常伸入骨盆腔内。盲肠在腹侧借回盲襞与回肠相连,在回肠口前方与结肠相连。
2.结肠(colon)
牛长约10m,羊长约4~5m,起始部口径与盲肠的相似,以后逐渐变细。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分,形态复杂。
(1)升结肠(colon ascendens):最长,顺次分为近袢(也称为初袢)、旋袢和远袢。
- 近袢(ansa proximalis coli)呈“S”形,从回肠口起向前伸至第12肋骨下端附近,然后折转向后沿盲肠背侧背侧伸达骨盆前口,然后再折转向前,在肠系膜左侧前行至第2~3腰椎腹侧延续为旋袢。近袢大部分位于右髂部,在小肠和旋袢的背侧,其前部直径与盲肠近似,后部管径急剧减小与旋袢相似。
- 旋袢(ansa spiralis coli) 位于瘤胃右侧,盘曲呈一平面的圆盘状,夹于总肠系膜两层之间,管径与小肠相似。旋袢分为向心回(gyri centripetales)和离心回(gyri centrifugales),二者在肠盘中心借中央曲(flexura centralis)相连。从旋袢右侧观察,向心回和离心回在牛各旋转1.5~2圈,绵羊3圈,山羊4圈。离心回最后一圈在相当于第一腰椎处延续为远袢。
- 远袢(ansa distalis coli)位于近袢内侧,向后至第5腰椎处,再折转向前,沿肠系膜右侧前行至最后胸椎处,最后急转向左延续为横结肠。
(2)横结肠(colon transversum):为自右向左横越肠系膜前动脉前方的一段结肠,很短,右侧接升结肠远袢,左侧折转向后移行为降结肠。
(3)降结肠(colon descendens):为结肠的后段,沿肠系膜根的左侧面后行,在骨盆前口处形成S形弯曲,称乙状结肠(colon sigmoideum),入盆腔后延续为直肠。
3.直肠(rectum)
位于骨盆腔内,在脊柱与子宫和阴道(母畜)或尿生殖褶和膀胱(公畜)之间,前部(约3/5)为腹膜部,借直肠系膜悬挂于盆腔顶壁,后部为腹膜外部,很短,不形成明显的直肠壶腹(ampulla recti)。
4.肛管(canalis analis)和肛门(anus)
肛管为消化管的末段,黏膜被覆复层扁平上皮,以肛直肠线(linea anorectalis)与直肠为界,顺次分为三区:
- 肛柱区(zona columnaris ani)黏膜形成纵行的肛柱,肛柱间为肛窦,反刍兽不明显;
- 中间区(zona intermedia),很狭;
- 皮区(zona cutanea)围绕肛门内面,上皮角化。
肛门为肛管的后口,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肛门内括约肌由环肌层增厚形成,肛门外括约肌为横纹肌,起于尾椎,位于肛门内括约肌浅面,两肌的主要作用是关闭肛门。肛提肌起于坐骨棘和荐结节阔韧带,止于肛管壁,作用是排粪后将肛门缩回原位。
三、肝
肝(hepar)为体内最大的腺体,有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血浆蛋白、脂蛋白、胆固醇、胆盐、糖原等)、储存糖元和维生素及解毒等重要功能。在胚胎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
1.肝的位置、形态与构造
反刍兽肝呈淡褐色至深红褐色,幼畜略带黄色。牛肝约占体重的1.2%,羊肝占体重的1.8-2%。牛肝位于右季肋部,略呈长方形,长轴斜向后上方。
- 膈面(facies diaphragmatica)凸,与膈相邻。
- 脏面(facies visceralis)凹,与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胰和右肾接触,并有上述器官形成的压迹。
- 肝的右侧缘(margo dexter)朝向后背侧,达第12肋间隙或第13肋骨上端,短而厚,有深的右肾压迹。
- 左侧缘(margo sinister)薄,朝向前腹侧,达第6肋间隙下端;腹侧缘(margo ventralis) 朝向后下方,有胆囊及圆韧带切迹。
- 背侧缘(margo dorsalis)钝圆,朝向前上方,左侧有浅的食管压迹(impressio esophagea),其右侧有腔静脉沟(sulcus venae cavae),内有后腔静脉通过。
牛肝分叶不明显,但仍可借胆囊窝和圆韧带切迹(incisura lig. teretis)分为三叶,圆韧带切迹左侧者为左叶(lobus hepatis sinister),胆囊右侧者为右叶(lobus hepatis dexter),两者之间为中叶,后者以肝门为界分为背侧的尾叶(lobus caudatus)和腹侧的方叶(lobus quadratus)。尾叶包括覆盖于肝门上的乳头突(processus papillaris)和突出于肝右侧缘的尾状突(processus caudatus)。肝门(porta hepatis)位于脏面中部,门静脉、肝动脉、肝神经由此入肝,肝管、淋巴管由此出肝。
牛肝(脏面) |
资源描述:1.肝肾韧带 2.尾状突 3.右三角韧带 4.肝右叶 5.肝门淋巴结 6.十二指肠 7.胆管 8.胆囊管 9.胆囊 10.方叶 11.肝圆韧带 12.肝左叶 13.左三角韧带 14.小网膜 15.门静脉 16.后腔静脉 17.肝动脉
|
胆囊(vesica fellea)呈梨形,羊的较长,附贴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小部分突出于肝腹侧缘以外,其位置在牛相当于第10~11肋间隙的下部。肝总管(ductus hepaticus communis)和胆囊管(ductus cysticus)汇合成胆总管(ductus choledochus),开口于十二指肠前部乙状袢的第2曲。羊的胆总管与胰管合成一条总管,开口于距幽门约25~40cm处的十二指肠内。
2.肝的固定
肝借后腔静脉、(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圆韧带和小网膜与膈、腹壁和其它脏器相连。左三角韧带将肝左叶附着于膈食管裂孔区;右三角韧带将肝右叶附着于腹壁背外侧,其内侧有肝肾韧带;冠状韧带窄,沿肝的膈面从右三角韧带伸至后腔静脉,并经其腹侧延伸至食管压迹处的左三角韧带;镰状韧带薄,位于肝的膈面,沿圆韧带切迹至食管压迹的连线,向下向右,将肝附着于膈的中心腱。圆韧带在老龄动物消失。小网膜连接肝与瓣胃、皱胃小弯和十二指肠。
四、胰
胰(pancreas)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占腺体的大部分,为消化腺,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有重要作用。内分泌部为胰岛,属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对体内糖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
反刍兽胰呈不正的四边形,黄褐色,几乎全位于正中矢面右侧(右季肋部和腰部),从第12肋伸至第2-4腰椎腹侧。牛胰重350~500g,羊胰重50~70g。胰分为胰体(corpus pancreatis)、胰左叶(lobus pancreatis sinister)和胰右叶(lobus pancreatis dexter)。胰体位于肝的脏面,附着于十二指肠前部,背侧形成深的胰切迹(incisura pancreatis),供门静脉通过。胰左叶较短,伸入瘤胃背囊与膈脚之间。胰右叶较长,沿十二指肠降部向后伸至右肾腹侧。牛胰管为副胰管(ductus pancreatis accessorius),从胰右叶走出,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约在胆总管开口之后30~40cm处。羊胰管为主胰管,或称胰管(ductus pancreaticus),从胰体走出,与胆总管合成一条总管,开口于距幽门约25~40cm处的十二指肠内。
牛胰(腹侧面) |
资源描述:1.后腔静脉 2.门静脉 3.胰 4.胰管 5.十二指肠 6.胆管 7.胆囊管 8.胆囊 9.肝管 10.肝
|
五、反刍兽大网膜、小网膜和总肠系膜
1.大网膜(omentum majus)
很发达,覆盖瘤胃腹囊的表面和肠管右侧面的大部分,分浅、深两层。浅层起始于瘤胃左纵沟,向下绕过瘤胃腹囊到腹腔右侧,沿右腹侧壁向上延伸,止于皱胃大弯及十二指肠前部后缘和降部腹侧缘;深层起于瘤胃右纵沟,沿瘤胃腹囊脏面向下达腹底壁,绕过肠管腹侧转向背侧,沿浅层深面上行至十二指肠降部,有时浅、深两层汇合后止于十二指肠。大网膜浅、深两层在瘤胃后沟互相移行,两层之间围成网膜囊后隐窝(recessus caudalis omentalis),瘤胃腹囊位于其中。网膜囊借网膜孔(foramen epiploicum)与腹膜腔相通。网膜孔由背侧的后腔静脉和腹侧的门静脉围成,通网膜囊前庭。网膜囊前庭由左侧的瘤胃、右侧的小网膜、前背侧的肝和后腹侧的瓣胃围成。大网膜的深层与瘤胃背囊的脏面围成网膜上隐窝(recessus supraomentalis),大部分肠管位于其中。网膜上隐窝向后与腹膜腔相通。
2.小网膜(omentum minus)
起始于肝的脏面,附着于肝门到食管压迹处,越过瓣胃而与皱胃小弯和十二指肠前部相接。
3.总肠系膜
牛、羊的大肠和小肠以一总肠系膜悬挂于腹腔背侧壁,总肠系膜的两层浆膜由脊柱向下左右分开,将升结肠近袢、旋袢、远袢以及盲肠的一部分包在中间。在旋袢的周围,两层浆膜合并形成短的空肠系膜,将空肠悬挂于结肠盘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