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为一种疑似免疫源性关节炎,故称免疫介导性关节炎,属侵蚀型。本病并不常见,常发生于8月龄到8岁的小型犬和玩赏犬。本病远端关节(腕关节、跗关节等)侵害较严重。临床上以游走性跛行和关节肿胀为特征。
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不详。新近研究表明,本病是由许多致病因素,如阳光照射、药源性(普鲁卡因酰胺、青霉素、四环素、灰黄霉素、磺胺、保泰松等)及感染(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因素相互干扰,改变了宿主免疫球蛋白(IgG)。后者刺激类风湿因子(IgG和IgM自身抗体),并与类风湿因子结合,在关节内形成类风湿因子-IgG免疫复合体,沉积于滑膜,产生炎症。类风湿因子-IgG免疫复合体被关节内吞噬细胞吞噬,导致滑膜细胞增殖、滑膜肥厚,形成一种血管化的肉芽组织(血管翳)。后者干扰软骨来自滑液的营养,引起软骨坏死,并侵蚀软骨下骨,产生局部骨溶解,使关节面萎陷。严重者关节囊紧张,侧韧带断裂。
病初表现游走性跛行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并伴有精神沉郁、发热及厌食。跛行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肿胀常累及几个关节。数周或数月内,由于复发,关节软骨进一步遭到侵蚀,出现典型的X射线征象,即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下清澈和肿胀。后期,关节腔狭小、边缘侵蚀、不全脱位及全脱位。
任何非传染性、侵蚀性多关节炎犬均应怀疑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关节滑液稀薄、浑浊,细胞增多(6000~80000个/μL,平均30000个/μL),嗜中性粒细胞比例高(20%~95%,平均74%)。滑液黏蛋白凝固差。
类风湿因子试验,其抗体滴度1:16或更高可认为是阳性。约20%~70%的病犬类风湿因子试验是阳性。微弱、假阳性见于其他全身性炎性疾病。滑膜活组织检查,滑膜增生、肥大,并有严重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滑液和滑膜培养为阴性。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X射线特征、滑液培养阴性、滑液特性、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和典型的活组织病变等,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防止关节进一步损伤和改善关节功能。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消炎止痛效果好,每次每千克体重25mg,口服,3次/d,维持2周。症状减轻,其剂量减半,持维2周,以后每2周再减一半。如阿司匹林无效,可用皮质类固醇、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开始按每千克体重2~4mg/d给药,口服,连用14曰,随后按每千克体重1~2mg/d用量,连用5~7曰。以后,症状减轻,剂量减半,长期服用。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减轻体重、休息、减少活动量、滑膜切开术和关节固定等。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
推荐继续阅读 |
撰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