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检查:排粪动作检查

2017-08-10  吴礼平
导读:排粪动作检查,主要通过视诊、问诊、触诊和听诊等方式。排粪动作的异常,临床上可表现为排粪的次数和频率的改变;排粪姿态和排粪过程的改变,通常可以分为便秘、腹泻、排粪失禁、排粪带痛和里急后重等。

1.检查方法

2.正常排粪动作

排粪动作是动物的一种复杂反射活动,正常状态下,宠物排粪时,会采用一些固有的排粪姿势。典型的排粪姿势是背部微微拱起,后肢稍张开略前伸,犬采取近似坐下的姿势,猫通常采用蹲坐的姿势。

icon犬正常排粪姿势
犬正常排粪姿势

由于犬、猫作为一种伴侣动物,被人类驯化的具有很强的排粪的规律,比如排粪的时间和地点。很多犬习惯于在草地上排粪,而且有很强的地域规律,习惯在排粪地方先大量的闻嗅,然后转两圈,后呈坐下的姿势排粪。有些犬排粪结束,会有后肢刨地掩盖粪便的动作。

幼犬每天可多次排粪,成年犬根据其生活习惯,每天排粪1~2次.有的2~3天一次(只要无明显的排粪困难及其他不适均属正常)。猫根据其生活习惯通常每天排1~2次粪便,由于猫是比较容易便秘的动物,有时2~3天排一次粪便也是正常的。

3.异常排粪动作

排粪动作的异常,临床上可表现为排粪的次数和频率的改变;排粪姿态和排粪过程的改变,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便秘

表现为犬、猫排粪费力,长时间呈现排粪的蹲坐姿势,排粪次数减少或屡呈排粪姿势而排出量少,排出的粪便通常比较干燥,呈小团块状,有时甚至呈球形,像羊的粪球一样。见于一切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或胃肠弛缓(比如老龄犬、猫),个别情况下,还见于大量吃骨头的犬。

(2)腹泻

动物表现排粪次数明显超过日常习惯的频率,甚至是短期内频繁排粪直至排粪失禁,粪便稀薄、呈稀粥状甚至水样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黏膜或黏液等。同时,动物会表现肛门不适,有时有肛门轻微外突,严重者会有肛门脱出或直肠脱出。主要是由消化道炎症及其一些因素导致的胃肠运动机能加速的结果。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腹泻的常见原因如下

①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夹膜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杆菌等的毒素污染而引起,多表现为非炎性水泻。

②肠道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如冠状病毒感染、犬细小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产毒大肠杆菌感染、沙门菌感染、耶尔森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蛔虫和球虫等感染。急性腹泻多是感染所致。

③应激反应:是指由应激因素引起的非炎性水样腹泻,常见于犬、猫的长途运输及初次饮用奶制品。

(3)失禁自痢(排粪失禁)

失禁自痢是指动物不经采取固有的活动和姿势而不自主的排出粪便,多是由于肛门括约肌迟缓或麻痹所致,又称为排粪失禁肛门失禁

引起排粪失禁的原因:

(4)排粪带痛

是指动物排粪时表现疼痛不安,惊惧、努责、呻吟以及不愿意排粪等。多见于腹膜炎、胃肠炎、创伤性胃肠炎及直肠嵌人异物等。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指动物表现屡呈排粪动作并强度努责,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黏液,是腹泻动物的一种症状。多见于直肠发炎。顽固性腹泻时,常有里急后重现象,是炎症波及直肠黏膜的结果。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qrcod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推荐继续阅读
  1. 威豪粪便评分系统(The Waltham® Faeces Scoring System)
  2. 消化系统检查:食欲和饮欲检查
  3. 消化系统检查:腹部检查
  4. 消化系统检查:肠管的检查
  5. 消化系统检查:胃的检查
  6. 消化系统检查:食管检查
  7. 消化系统检查:粪便的感官检查
  8. 消化系统检查:咽部检查
  9. 消化系统检查:口腔检查
  10. 消化系统检查:呕吐与呕吐物检査
  11. 消化系统检查:采食、咀嚼和吞咽动作检查
  12. 运动机能检査
  1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介绍
  14. 一般感觉检查
  15. 头颅和脊柱检查
  16. 动脉脉搏检查
  17. 心脏听诊
  18. 胸、肺部叩诊
  19. 胸肺部检查:胸肺部视诊和触诊
  20. 上呼吸道检查:鼻液、鼻黏膜及颜面附属窦的检查
visit 7594
read 2485
like 8
favorite 1
comment 0

post-comment 撰写评论

展开阅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