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旋尾线虫病(犬食道虫病)

2016-06-15  姚蕴华
导读:犬旋毛线虫病(canine spirocercosis)也称犬食道虫病,病原为旋尾科、旋尾属的狼尾旋线虫(Spirocerca lupi),寄生于犬、狐、狼和射的食道壁、胃壁或主动脉壁,引起食道瘤等疾病。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措施为防止犬吞食到中间宿主。

犬旋毛线虫病(canine spirocercosis)也称犬食道虫病,病原为旋尾科、旋尾属的狼尾旋线虫(Spirocerca lupi),寄生于犬、狐、狼和射的食道壁、胃壁或主动脉壁,引起食道瘤等疾病。该病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中、华南等地方多发,北京、张家口等地也有报道。

病原成虫呈螺旋形,血红色,粗壮。口周围有2个分为3叶的唇片。雄虫长30~54mm,尾部有尾翼和许多乳突,有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54~80mm。卵壳厚,产出时已含幼虫。虫卵呈长椭圆形,大小为30~37μm×11~15μm。

生活史

发育中需食粪甲虫、蟑螂和蟋蟀以及其他昆虫作为中间宿主。成虫通过食道破口产卵于食道腔,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孵化出幼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犬、狐等吞食了含感染性幼虫的甲虫等而感染。若甲虫等被不适宜的动物如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吞食,感染性幼虫即在这些动物体内形成包囊,仍可作为感染来源。犬等吞食中间宿主后,感染性幼虫钻入胃壁动脉壁并移行到主动脉壁,再通过胸腔的结缔组织移行到食道壁。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排出虫卵约需5个月。

症状

幼虫钻入胃壁并移行时,常引起组织出血、炎症和坏疽性脓肿。幼虫离去后病灶可自愈,但遗留有血管腔狭窄病变,若形成动脉瘤或引起管壁破裂,则发生大出血而死亡。成虫在食道壁、胃壁或主动脉壁中形成肿瘤,病犬出现吞咽、呼吸困难、循环障碍和呕吐等症状。另外,慢性病例常伴有肥大性骨关节病,胫部长骨肿大。

诊断

根据症状、粪便或呕吐物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但由于虫卵是周期性排出,所以要多次反复检查。此外,X射线透视检查胸部、食道和胃部有无肿瘤发生以及用胃镜检查食道和胃壁等都有助于确诊。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左咪唑、丙硫咪唑和二碘硝基酚可能有效。

预防

主要措施为防止犬吞食到中间宿主。

▼微信公众号『云端兽医』
qrcod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更多功能,可访问『云端兽医』网站
www.cloudvet.org
推荐继续阅读
  1.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分析:吞咽困难、口臭和流涎
  2. 犬食道梗阻的诊治
  3. 食道狭窄
  4. 咽麻痹
  5. 食道阻塞
  6. 流涎的鉴别诊断
  7. 扁桃体炎
  8. 咽后脓肿
  9. 吞咽困难
  10. 咽炎
  11.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12. 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13. 干扰素
  14. 雄性宠物外生殖器检查
  15. 发热的机理
  16. 发热的原因:致热原与发热激活物
  17. 犬病毒性乳头状瘤病
  18. 高蛋白血症
  19. 放线菌病
  20. 猫白血病病毒和猫肉瘤病毒感染
visit 6356
read 1156
like 0
favorite 0
comment 0

post-comment 撰写评论

展开阅读评论